真热爱,有担当!来听听厦门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的故事→

真热爱,有担当!来听听厦门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的故事→

法国灰 2024-11-20 厦门新闻 2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新闻的世界里,记者是无畏的探索者,用专业和勇气记录时代。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让我们走近厦门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了解他们采写制作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听他们讲述赢得荣誉的心路历程,感受他们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担当。

邵琦。(受访者 供图)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一级首席编辑邵琦

精耕对外传播 一遍遍打磨出好节目

  ●荣誉:2023年度全国广播电视新闻“百佳”推优优秀新闻记者编辑

  ●经验分享:新闻其实也是一个手艺活,角度能不能再新一点,采访能不能再深一点,语态能不能再活一点,好节目需要一遍遍打磨。

  采访邵琦时,他打趣自己一身“班味”。38岁的他,有18年的新闻历练,而那半白的头发则成了长期值新闻班的印记。新闻工作要求真实、客观,还要拼时效,他说“每天都如履薄冰”。

策划采编“链通全球”

  就在上个月,他去北京领回了职业生涯“成人礼”的珍贵奖项——2023年度全国广播电视新闻“百佳”推优优秀新闻记者编辑。

  作为全省唯一获奖代表,邵琦说自己很幸运,能够有机会不断参与集团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采编。但不少身边同事都清楚他的付出,一些重大新闻策划的背后,往往都有几十万字的案头工作。

  眼下,厦门广电集团大型全媒体采访“链通全球”正在播出,五组记者走进十个国家,寻访厦门乃至福建的产业链、供应链“链通全球”的印记。这组重大主题报道的总策划正是邵琦。今年年初,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后,他敏锐地将话题锁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今年加强经济报道的主题。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地方媒体也要有担当。邵琦说:“记者走出去、看世界,就是站在真正的一线探索对外传播。”如今,他和同事们一起探索出了模式,那就是坚持地方性选题、行进化表达、话题性传播、共情化呈现、融合化制作。

  从最早的组员,到参与策划,再到总策划,邵琦在一次次“走出去”中不断成长,更深知重大主题报道对培养记者的重要性。“我们回来都会举办复盘会,从手续办理到联络外国友人再到海外采访经验教训,方方面面的细节都会跟全集团乃至全市的新闻工作者分享。”

用心丈量“一湾海峡”

  “涉台报道”是邵琦职业生涯的另一个关键词。18年里,邵琦近一半的时间专注于涉台报道。在他看来,能够用心丈量“一湾海峡”,为凝聚两岸认同做些努力,是幸运,更是责任。2015年复兴航空空难采写经历让他至今难以忘怀。当时驻点台湾的他和同事成为赶赴现场采访的第一批大陆记者,“连着10来天的寒流特别冷,可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跟紧救援尽快将最新进展发回大陆”。

  后期作为多档涉台节目的责编,邵琦总在思考,如何用内容创新讲好两岸故事,发挥好媒体沟通桥梁的作用。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通水现场会在晋江龙湖举行。不满足于动态新闻报道,邵琦带领记者团队提前蹲点,奋战一个多星期,挖出了供水方案、工程建设等更多故事。最终,该档节目编排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其实也是一个手艺活,角度能不能再新一点,采访能不能再深一点,语态能不能再活一点,好节目需要一遍遍打磨。”邵琦说。

  这些年,邵琦作为首席编辑带领团队捧回了一个又一个新闻奖,他却谦虚地说,这些要感谢身边的新闻“老兵”们的言传身教,“正是他们教会了我爱岗敬业、攻坚克难、锤炼业务、永葆热忱。当硬核任务又来了的时候,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林润(右一)、吴佳(中)和编辑林玉蓉讨论报道。(受访者 供图)

厦门晚报时政新闻部主任林润、厦门晚报经济新闻部记者吴佳

跟踪近十个月 抓住“爆点”出精品

  ●荣誉:采写消息《台湾品牌首次拿到大陆“老字号”》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经验分享:业务大练兵让大家保持高涨的创新热情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让好新闻得到了精心培育、一路护航。

  日前,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厦门晚报消息《台湾品牌首次拿到大陆“老字号”》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很多人好奇,这篇优秀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今天,我们通过一组数字密码——“10个月,4篇报道,1个团队,579字”,揭秘新闻背后的故事。

敏锐嗅到好新闻的味道

  获奖报道刊登于2023年12月30日,但记者捕捉新闻的时间要追溯到2023年3月。当时,跑口记者吴佳注意到《厦门老字号认定办法》应该要启动新一轮办法制定,有心的她遂找相关主管部门了解,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她将这事列入新闻重点线索进行跟踪,“老字号关注度高,说不定今年有新举措。”

  果然,她的想法得到了印证,后来她便有了重要收获——新办法计划融入“允许符合条件的在厦台企申报老字号”。敏锐的新闻嗅觉让她意识到,“这个举措将成为厦门首创,这绝对是不可放过的好新闻”。当时的厦门晚报经济新闻部负责人林润得知线索后,立刻指导记者锁定重点、持续追踪。从那时起,好新闻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

  在新政策出台前,记者不间断地走访部门、行业协会,跟紧新政策的每一步进展和行业动态。

  长达半年的追踪在2023年9月迎来了重要节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大陆台企申报中华老字号。之后,吴佳更加密集地“黏”住主管部门,并在第一时间获悉,“在厦发展的港澳台资企业一并纳入老字号申报范围”。11月,备受关注的《厦门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揭开面纱。

  紧随而来的,便是行进式的4篇持续性报道,从“新政策内容解读”到“新一批老字号认定及复核工作亮点”,再到“首批4家在厦台资企业入围公示”,一直跟到最有新闻价值的第一现场“首批4家在厦台资企业获颁厦门老字号牌匾和证书”。至此,长达10个月的追踪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抓住新闻链条的“爆点”

  “获奖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林润说,整个报道过程编辑部同步指导、精心包装,形成团队作战。在值班副总编的指导下,大家又抓住了新闻链条的“爆点”,将报道视角聚焦于4家台企获颁老字号牌匾这一极具意义的瞬间,从小切口彰显新闻事件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的里程碑意义。

  也因为有了提前策划,记者明确了报道思路,采访扎实充分,最终经由编辑林玉蓉和当时值班的副总编查本恩逐字打磨,让579字的消息达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效果。

  采访中,吴佳说话语速很快,林润形容她是“小机灵”,主动性强,会挖新闻。虽然3年前才进入晚报跑经济新闻,但是她认真践行“四力”。有一次报道草莓上市的新闻,她的采访地点从水果店追到了同安田间地头,真正写出了沾泥土的新闻。而从入行就跑经济新闻的林润,也在背后默默指导,将积攒的丰富经验倾囊相授。

  “此次获奖得益于厦门日报社党委对内容建设的重视。晚报紧抓优质内容生产,特别是今年来开展的业务大练兵,更让大家保持高涨的创新热情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正是有这样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好新闻得到了精心培育、一路护航。”林润说。

黄伟伟。(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 摄)

厦门日报专副刊中心二级首席评论员黄伟伟

扛好评论旗帜 让每个字“掷地有声”

  ●荣誉: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2020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2021年度福建新闻奖三等奖、2021年度厦门新闻奖一等奖、2022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2023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经验分享:做电视新闻,画面就是语言。而报纸的新闻评论不一样,更注重文字的力量,要让它掷地有声。

  接到新任务,黄伟伟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新一轮头脑风暴开始了。”

  作为厦门日报专副刊中心二级首席评论员,黄伟伟的名字不常见诸报端——每每有评论作品发表,文章总是署名“本报评论员”。不过,他的作用不容小觑——报纸上,用楷体字印刷的评论,从消息、通讯中跳脱出来,从更高的站位,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声音。

案头工作做在前

  黄伟伟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进入厦门日报社前,他曾在地方电视台当了20年记者。“写过稿子,拍过纪录片,做过专题评论……就差没当主持人了。”他笑着说。

  2019年8月,黄伟伟加入厦门日报社大家庭,成为一名新闻评论员。“做电视新闻,画面就是语言。而报纸的新闻评论不一样,更注重文字的力量,要让它掷地有声。”黄伟伟介绍。

  评论员不同于一线记者,没有“实体”受访对象。他们要接触和研究的,是政策方针、领导讲话、重大事件乃至问题等,学深悟透后,再有原则、有站位地“输出”评论。

  “常学常新。每次评论的‘命题’不同,要学习的材料也不一样。”做大量案头工作,成了黄伟伟的习惯。每天,他都要阅读《人民日报》《福建日报》及其他地方党报的报道,一方面,学习最新表述,另一方面,借鉴评论角度。

  随身携带的本子,是黄伟伟的“资料库”。遇上好素材、好想法,他都会随手记下:“你看,科技创新、项目招商……分门别类地整理归纳,要用的时候,才不至于抓瞎。”

  从事新闻评论工作,案头工作有多重要?黄伟伟打了个比方:如果说,1分钟视频新闻的背后,是60分钟的素材支撑,那么,1000字的新闻评论背后,就有评论员至少万字的阅读学习,以及持续数日的“脑力激荡”。

练成评论“快枪手”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厦门日报推出大型系列珍藏特刊《答卷·厦门这十年》,卷首语《敢拼会赢向前冲》便是由黄伟伟执笔的。他回忆,从了解厦门建设历程,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直至悟透经济特区发展使命……为了这篇稿件,自己前后打磨了7天时间。“既有政治上的高度,也有文学化的表达,算得上我较为满意的作品。”他说。

  更多的时候,他三下五除二便能出手一篇新闻评论。有人笑称,黄伟伟是“快枪手”。但他坦言,那些掷地有声的文字,都是静下心、“磨”出来的,“像一杯茶一样,水一滴一滴地注入,慢慢就满了;若是将它放在喷涌而出的水龙头下,反倒盛不满。”

  五年前,刚来厦门日报社工作时,主任告诉黄伟伟,评论“是党报的一面旗帜”。五年后,这句话从黄伟伟脑中的一个概念,变成了身上的一种责任。尽管每次提笔,都意味着不断学习和反复磨炼,但在黄伟伟看来,他所做的工作,承载着思想、表达了价值,是传播“厦门好声音”,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要扛好这面旗帜。”他说。

(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罗子泓 实习生 卢林婉钰)

转载请注明来自厦门新闻,本文标题:《真热爱,有担当!来听听厦门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的故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