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厦门人的记忆里
都有一段独属的公交记忆:
是“通道车”上的年少时光
是车厢里传递e通卡的默契
或是换乘公交地铁的通勤忙碌……
公交与厦门市民、公交与这座城市
不仅有深深的情感链接
还有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的火花
滚滚车轮向前
从1957年厦门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算起
厦门公交事业走过了67年——
车型从木炭车到柴油车
再到纯电动车
线路从3条到425条
公交车从2辆到3552辆
客运量从每月2.66万人次
到日均百万人次以上
每一项数据都是城市发展的见证
1956年到20世纪90年代:前置汽油车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左右:后置柴油车时代
2010年到2017年:清洁能源和混合动力车时代
2017年后至今:纯电动车时代
线路之变
最初仅3条 如今425条
厦门的第一条公交线路可以追溯到近百年前——1926年,厦门市区第一条可以行驶汽车的道路开元路竣工,而从浮屿角(现在开元路、思明路交叉处)通往郊区江头镇的另一条公路也告成,推动厦门岛内公共交通事业兴起。
当年公交车大多为私营企业所有,直到1957年1月,厦门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公交才成为如今大家所熟知的“非营利为目的,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公共交通。据《厦门城市建设志》记载,公共交通公司成立时,公交线路只有3条,即轮渡至集美、轮渡至江头、轮渡至厦大。1年后,公交又新增到曾营、灌口、坑内等地的6条线路;1959年,公交延伸到同安的马巷、新店;1963年,公交新增厦大至火车站的线路。当年,人力三轮车还是市区客运的主力。
一代公交车:木质车
之后的10多年,厦门新增的公交线路屈指可数,1977年时,厦门公交仅有15条线路。市民老雷曾是中新社厦门记者站记者,在他的印象中,20世纪80年代初,市民乘坐最多的公交线路有两条:一路到火车站,一路到厦大。由于线路有限、班次有限,很多地方通达不了,当时市民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并非公交,他们更多选择乘坐自行车或摩托车出行。
二代公交车:铝皮车
后来,老雷感觉到,随着厦门被确定为经济特区,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公交线路越来越多、班次越来越密,市民出行也日益青睐公交。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公交公司经过几轮整合:1993年,厦门市公交总公司成立;2006年,厦门公交集团整合成立。城市公交进入高速发展期:2008年,BRT开通,配套链接线;2011年,岛外四区147个建制村“村村通公交”;2013年,开始发展社区公交,解决社区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2016年,开通公交旅游专线,发展定制公交;2022年以来,大力发展公交地铁接驳线……公交线路发展从单一变得多元,截至今年9月,厦门共有425条基本需求线路。
“城市发展与公交发展同频共振,历经半个多世纪,公交成为大家美好生活最好的见证。”
老雷说。
车型之变
从木炭车到纯电动车
公交车型也在不断变化。
《厦门城市建设志》记载,1950年时,厦门全市仅有两辆公交车;1957年,厦门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时,仅有6辆运营车辆,后增加5辆挂车,当年年底因为汽油供应困难,又改装了两辆木炭车。
20世纪70年代,铰链式车出现了。它被称为通道车,由两节车厢组成,中间通过铰盘连接在一起。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通道车都是厦门公交的主力军。
1980年左右,首批国产中巴车投用。十几辆中巴车绕着中山路与思明北路、思明南路跑了一圈,与市民朋友见面,场面非常壮观。
2路公交驾驶员林晓蕾即将退休,她的父亲林立仁也曾是一名公交驾驶员。父女俩加起来30多年的驾驶生涯,几乎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厦门公交所有车型的变迁。
LNG公交车
据林晓蕾介绍,1998年左右,通道车逐步退出厦门历史舞台。随后,清洁能源CNG、油电混合动力、LNG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占据厦门公交市场。2015年,厦门公交投放首辆纯电动车。几经更替,截至今年8月,全市公交车共有3552辆,其中纯电动车2811辆,占比近八成,而新能源车占比达94.5%。
“以前开公交是辛苦活,双手经常磨出茧子,哪怕戴着手套也会磨出水泡。”林晓蕾说,曾经她因为一只脚长时间踩离合器,下车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现在,随着城市公交综合智慧系统、城市公交智能诱导、城市BRT辅助驾驶等上线,智慧领航辅助驾驶成效颇丰。比如,在城市公交智能诱导系统的介入下,常规公交车行驶得越来越平稳,在车辆起步、通过斑马线、进出站台时,极大提升了市民乘车的舒适度,也为驾驶员的驾驶提供了更多安全保障。
23路驾驶员罗诚武深有同感,他记得20多年前,公交车经常坏在路上,要上手修理,“现在公交车很少坏,只要做好日常保养就行。 ”
在林晓蕾看来,不仅驾驶员体会到了公交驾驶愈发舒适,乘客们也能感受到乘车体验的升级,而这些都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服务之变
公交与地铁深度融合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城市建设到哪里,公交就开到哪里。而如今,厦门公交发展与地铁建设紧密相连——地铁线网延伸到哪里,公交线路就配套到哪里;地铁站点何时启用,接驳专线就何时开通。
今年9月新增公交335路、M31路2条园区工作日高峰专线方便园区上班族换乘出行。
这一改变的契机是在2017年,厦门进入“地铁元年”,那时,“公交地铁融合”常被提起。据悉,“公交地铁融合发展项目”已纳入2024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林恒苇是一名资深的厦门巴迷,因热爱公交,择业时他选择厦门公交,成为公交集团经营管理部的业务专员,“2015年我进入公交集团时,集团就着手为公交地铁融合做准备。我参与公交线网的优化整合,见证了公交从公益化到公共服务化的转变。”现如今,随着3条地铁线路陆续开通,厦门市已逐步形成“以地铁、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网络”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体系。截至今年9月,厦门公交共有地铁接驳线47条、灵活接驳线23条、社区公交21条、城际公交5条。
今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与厦门公交集团翔安公交打造了一条专为该校学生服务的上下学接送专线。
除此之外,多元化、差异化线路进入了市民的视野——2016年7月18日,厦门公交开通定制公交,包括从会展中心(软件园)至思北路口、从阿罗海城市广场至软件园的两条线路。之后的8年间,厦门定制公交线路日益壮大,目前已有401条,涵盖园区、企业、学校等。
今年4月,厦门公交在市大交通办指导下,与各区多部门合力开展公交“六进”服务工作,范围更大、品质更优。“六进”即进小区、园区、学校、医院、商圈、企业,根据乘客的流量、流时、流向设计线路,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六进”服务线路平均客流量增长约40%至50%。
“能把热爱和职业结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让我无形中有种责任感,想让公交变得更好。”
在林恒苇看来,无论公交线网如何变化,公交人始终保持着1957年公共交通公司组建时的初心——永远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征集令
无论是捕捉的家庭温馨瞬间,还是记录的街头巷尾的市井生活;无论是城市建设的珍贵影像,还是时代变迁的动人画面,欢迎您关注“海西晨报”微信公众号,发送消息与我们互动,一两张图、几句话都可,我们将与您联系,听您讲述身边的变化、城市变迁的故事。
※ 编辑:周详 ※ 校对:刘子纯
※ 审核: 易福进 陈祥旺
※ 来源:海西晨报记者 雷妤 易福进,通讯员 江安娜
点
和点
传递最新消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