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5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记者从15日上午举行的“泉州市养老领域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泉州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为128.67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16.6%,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市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4876人。 数据显示,泉州全市户籍总人口774.92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为128.67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16.6%;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为91.29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11.78%;8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为17.6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2.27%。百岁老人有572人,其中年龄最大的109岁。 泉州市人口老龄化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仅比厦门略高。泉州仍属于人口净流入城市,但也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特点,预计到203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00万人。 2021年12月20日,泉州市印发《泉州市养老领域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方案》。据泉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劲松介绍,泉州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打造“海丝泉州 颐养乐园”养老新品牌,基本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据介绍,目前,泉州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834所。其中,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15所,乡镇敬老院105所,街道和重点乡镇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1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69所,农村养老服务设施2106所,其他各类民办养老机构27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21所,基本实现一县一社会福利中心、一乡镇一敬老院、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全覆盖、街道和重点乡镇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为消除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方面政策落实难、准入审批难、融资贷款难问题,泉州出台养老服务“1+N”政策体系,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推广“公办民营、公租民营、公助民营、公建民营”等运营模式,推进社会力量、民营企业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截至今年9月底,泉州全市共有注册登记养老服务企业351家,涉老类社会团体901家,民非企业39家。 同时,泉州还鼓励泉州高校设立养老相关专业,开展职业教育,免费培训养老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培训养老从业人员2万多人次。 为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泉州对百岁老人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对低保和计生特殊家庭完全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护理补贴300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低每人每个月1241元,最高每人每个月2202元;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最低每人每个月1861元,最高每人每月3303元;对低保对象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给予补助。此外,泉州多个县市区还出台政策,对入住养老机构的本地户籍老年人进行补贴。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