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闻网

当前位置: 厦门新闻网 > 国内 > 文章页

福安百岁夫妻相濡以沫72年 幸福生活感染每一个人

时间:2025-04-01 22:11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4 次
福安百岁夫妻相濡以沫72年 幸福生活感染每一个人

  “我能想到最烂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向来被奉为歌颂爱情的经典,而福安的一对百岁夫妻已经将歌曲中所描述的时间维度延展至72年。102岁的郑芝丛个性稳重,他时常为妻子读报纸解闷;100岁的缪秀英个性活泼,她时常逗得丈夫乐不可支。性格上的互补让两位百岁老人在漫漫人生路上相濡以沫,令旁人好生羡慕。

郑芝丛如今还时常给老伴读报纸。

郑芝丛如今还时常给老伴读报纸。

邻居们都爱和活泼的缪秀英打牌、聊天、散步。

邻居们都爱和活泼的缪秀英打牌、聊天、散步。

缪秀英老人平日爱玩扑克牌游戏。

缪秀英老人平日爱玩扑克牌游戏。

  闽东唯一 “百岁夫妻”

  郑芝丛与缪秀英家住福安市赛岐镇前进街祥牛巷,房屋的摆设很简单,但客厅的一张全家福和两把竹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据了解,郑芝丛生于1913年,他的妻子缪秀英生于1915年,夫妻俩年龄相加已经达到202岁。在72年的婚姻生活中,二老共养育三男两女,目前家族四世同堂,共计37人。老人对于全家福照片看得很重,特意将它挂在墙上醒目位置,而紧挨全家福挂着时钟,仿佛是两位老人伉俪情深的见证者。

  说郑芝丛与缪秀英是前进街的“明星夫妻”,这话一点不为过,记者从市老龄委办公室获悉,郑氏夫妇是闽东地区唯一一对百岁夫妻。附近的邻居听说有记者来采访老人都特别兴奋,尤其是一些老邻居不禁你一言我一语起来。

  在邻居们的笑谈中,记者感受到两位老人的鲜活个性。两位百岁老人尽管相处多年,可在平时还是有说不完的话。分坐在客厅的两把竹椅上,这对百岁夫妻常常一起回忆他们在人生路上收藏的点点滴滴。

  据两位老人的三儿子郑旭明介绍,缪秀英毕业于民国时期的速成师范班,当过民办教师和夜校教师,在60年代,她还曾是街道居民小组组长。

  现虽已年过百岁,但缪秀英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平日颇爱玩扑克牌游戏。老人有自己独特的玩牌方法,在采访当天,她将扑克牌按大小排了一遍,重新洗牌后按同花色又排了一遍。看着老太太玩得不亦乐乎,在场的人都不禁会心一笑。

  “我爷爷奶奶的生活简单、心情愉悦,他们的幸福生活也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两位老人的孙女郑柳容说道。

  两老人动静皆宜令人惊叹

  和缪秀英的天性活泼不同,郑芝丛显得较为稳重,从福安市商业局赛岐糖烟酒公司退休后,他一直没让自己松懈下来。

  平时,郑芝丛十分关心国内外时事,每天上午经常步行去赛岐镇老年活动中心看报刊,了解近期发生的大小事,回家后,他也乐于与家人分享。“父亲知道的事情比我都多,有一次他回家问我‘云计算是什么’,这把我给问晕了!”郑旭明说道。

  除了读书阅报,郑芝丛的退休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他还不时写诗来抒发情感。诗歌的灵感大多来自日常生活与时事新闻,多年来,郑芝丛老人已写了两本诗集了。

  翻开郑老的诗集,一首描写赛岐鳌峰山的诗作显得激昂大气:“鳌峰训度冠群山,四面环山腰下蹲,登顶了望极佳处,灿烂一幅画无双。”

  在邓小平百岁诞辰时,郑芝丛有感而发:“小平诞辰百岁周,南巡号令显奇优,都市高楼林立远,乡村开发赶追求,高速列车遍整国,手机用户冠全球,实现小康生活好,更祈恩泽秉千秋。”

  登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后,郑芝丛不禁诗兴大发:“白云深处几人游,绝壁悬崖猿亦忧。溪流瀑布百余丈,飞播森林绿油油。”

  静能写诗,动能健身,这位百岁老人就是这么让人意想不到。郑旭明说,父亲一向喜欢散步健身,每天早晨六时起床后,就会散步到农贸市场买菜,正是得益于长年坚持健身,父亲的身心十分健康。

  不仅如此,“不服老”的郑芝丛还干过一件“疯狂”的事。90岁时,他步行约5公里只是为了看看即将通车的福宁高速公路福安连接线。郑老说,当时他听说福安有了高速公路,心情十分激动,想抢先看看高速公路的模样,于是便和一众年轻人一起“逛”高速,从赛岐到苏阳村足足步行了四五公里路,这一次远足,他并不觉得累。

  郑芝丛“不服老”的事迹还有很多,他写下《登鳌峰山》时已95岁,鳌峰山虽然海拔只有660多米,但如此高龄的他还能有登顶的好体力,实在让年轻人也觉得汗颜。

  爱情长久“保鲜”有秘诀

  郑芝丛缪秀英夫妇的美满生活令人羡慕,可他们这72年的爱情究竟是如何“保鲜”的?他们又有什么长寿秘诀?

  “饮食清淡,禁烟少酒;早睡早起,走路步行;子女孝顺,享伦之乐。”郑芝丛说,所谓的长寿秘诀除了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愉快的心情,不与他人计较,拿得起放的下,知足常乐。

  两位老人的三儿媳郑菊景说道:“公婆的饮食起居很有规律,吃的是五谷杂粮、猪肉、青菜,平时也吃点比较软的水果。每晚不到8时便准备睡觉,次日6时左右就起来了。”

  而说起二老的爱情故事,尽管没有“天崩地裂”的桥段,但正因数十年如一日,才显得这段爱情的珍贵。据郑芝丛回忆,当年他与妻子都在偏僻山村工作,经过同事的牵线搭桥,两人才逐渐熟络起来。

  在郑旭明的眼中,父母间的感情很好,父亲心胸开阔,母亲贤惠大方,所以他们才能一直相敬如宾,从不吵架拌嘴。

  在采访中,记者还从两位老人的亲属、邻居口中探听到他们零碎的“爱情故事”。郑老平日阅读兴趣广泛,他也经常看一些医疗保健方面的书,还细心地记下一些药方。在缪秀英腿脚不便时,郑老记下的这些药方便起了大作用,他经常上药店买来中药材用来炖猪蹄,给妻子食疗。家务活方面,两位老人达成默契,自觉互相帮助,家里天天打扫得干干净净。也许有些人觉得这些互帮互助不过是家长里短,与爱情扯上关系太牵强,但对于这对高龄老人来说,恩爱不正是体现在这些生活细节上吗?

  在采访行将结束时,大家要为两位老人合影,郑芝丛让缪秀英摆好姿势,调皮的妻子这时却“故意”转过身问:“这是你单位的人吗?”郑芝丛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缪秀英突然又蹦出一句:“不告诉我,不让你们拍。”这句话惹得在场的人发出善意的笑声。(通讯员 李广 王旺声 记者 龚键荣 文/图)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3 10:04 最后登录:2025-04-03 10: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