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央视《中国新闻》报道厦门:两岸融合创未来,台湾品牌纳入大陆“老字号”,政策扶持助力台企共同创富。具体内容如下: 厦门是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政策扶持是解决台企实际问题的有力保障,也给了台商在大陆深度发展的勇气和底气。一起来走进今天的两岸融合创未来,看看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过程中,台商台企是如何集聚成链,并且激发出新的活力。 35年前,台企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在刚设立六天的厦门杏林台商投资区落户。如今,公司年销售额超百亿元,产品远销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轮胎行业领军企业。2023年底,正新和其他三个台湾品牌正式加入厦门老字号大家庭,大陆老字号首次有了台湾品牌。 首批获评“厦门老字号”台企“郑福星”负责人 郑钧元:这是一个新突破,台资品牌参评大陆老字号终于有了行业标准,未来这将是作为台资中小微企业登陆大陆发展将是一个助力。 将台湾品牌纳入大陆老字号是厦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为台企赋能的一项全新实践。一直以来,厦门坚持完善涉台地方性法规,从立法高度保障台资企业发展。从用地、融资、开拓市场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给足台商西进创业的底气,吸引上中下游台企聚集成链。 丽宝生医(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铭辉:我们取得的一些专利跟资质的认证,让我们可以更容易去跟这边的企业一起做合作,借由技术的转型跟自己生产供应的转型,去形成一个更高端的智能制造的服务。 今年四月,福建再推十三条政策措施,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新政的其中一条就是设立台商海峡两岸产业投资基金,而这个基金就设在厦门,基金由大陆台商自发募集,首期已募集7.86亿元,将重点投资科技与消费行业,关注优质台资企业的投资项目。 全国台企联金融工作委员会主委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 吴家莹:能顺利解决我们台资融资难等各项问题。我觉得这个对未来的中小企业来讲,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 厦门真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 萧棋元:也期待有一天我们做大做强之后,可以对接到这些所谓的这个对台基金,或者对台的一些项目的更多的支持,让我们把这个项目走得更好更远。 作为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厦门既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又面向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欧班列与丝路海运的无缝对接,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过境货物海铁联运,也为台商台企打通了连接国际市场的黄金通道。 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南:随着我们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福建落地,下一步我们“丝路海运”会更多的布局到台湾这块。包括我们航线的配置,包括通道的打造,更多创新物流模式。 随着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在厦台企正掀起一股增资扩产热。2023年,厦门市新批台资项目数、实际使用台资分别增长64%和408.3%。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厦门正推动两岸产业链供应链深化融合发展,特别是发挥台企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领先优势,推动两岸企业密切对接,共建市场共同创富。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