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厦门“专精特新”专板举行开板仪式,标志着我市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区域产业升级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首批入板的66家优质企业,具体包括“孵化层(21家)-规范层(25家)-培育层(20家)”,集中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新活力。 该专板已在中国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依托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运营,立足精准服务,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苗圃”。厦门“专精特新”专板聚焦“企业服务、创新支持、上市培育”三大核心功能,由厦门市委金融办、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厦门证监局及厦门金圆集团多方协同赋能,努力打造“发现—扶持—服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全链条机制,助力企业规范发展,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开板仪式现场,66家首批入板企业获得授牌。企业进入专板后,未来可享受“三四板”制度型对接的政策红利,通过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对接新三板的“绿色通道”,接受一站式、专业化的申报前咨询、优先受理、快速审核等便捷服务,以更高效的方式助力企业挂牌新三板。 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还联合12家银行向进入专板的企业集体授信240亿元,并与多家券商、投资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融资+融智+融资源”的一体化服务矩阵。通过股权投资、上市辅导、产业链整合等多方位支持,助力企业从初创到上市的无缝衔接。 数据 我市上市公司共98家 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上市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记者从市委金融办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上市公司98家(境内68家、境外30家),位列全省第一。 上市梯队方面,我市已有23家企业启动上市进程,其中海辰储能、瀚天天成等10家企业已获境内外交易所受理;新三板挂牌企业85家,占全省新三板挂牌企业的42%,位列全省第一,形成结构合理、滚动接续的上市培育梯队。这些企业通过资本集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带动,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记者 张诗)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