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出实招 振兴见实效 福建厦门翔安区市场监管局以精细化服务推动乡村振兴 □ 王逸欣 本报记者 江 岱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深入践行“以真心换民心”理念,通过精准对接民生需求、精细优化服务举措、精心护航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能。 为解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计量器具送检难题,翔安区市场监管局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主动与衡检站对接,开展“计量惠民”活动。经前期走访摸排及线上线下宣传动员,该局精准组织餐饮、商超、药店及农贸市场等经营主体,分批次开展电子计价秤集中检定服务,实现“家门口”一站式检测,高效保障市场计量准确,维护公平交易,获得经营者与消费者好评。 针对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有限、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理解可能不充分的问题,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推行“分行业、小班制”精准培训,首期面向面线、米粉类小作坊,二期聚焦糕点类生产主体。培训采用“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实操指导”模式,以通俗语言、生动实例,详解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标签标识要求,并通过现场互动答疑助力学员学懂弄通,有效提升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贯彻质量强区战略,推动食品产业升级。该局深入厦门银鹭食品集团、厦门市吉士丁食品等重点企业走访调研,通过“三看三问”,全面掌握企业实验室建设及检测能力情况。政企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就区域性共享实验室的运营、标准、服务范围深入研讨,达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识。为构建食品检测共享平台、降低中小企业成本、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筑牢根基。 面对新圩镇凤路村包菜滞销的情况,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快速响应。一方面联动元初食品等多家商超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首日直采直销10余吨包菜;另一方面将食品安全快检车开进田间,完成农残等指标快速检测且全部合格,开辟“检测—上市”快速通道。还在“翔安百业”小程序开发助农专区,建立长效机制,实时对接农产品供需,让“滞销菜”变“暖心菜”,守护农民“钱袋子”。 近日,该局接到辖区企业反映同安区某工地疑似使用侵权卫浴产品后,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立即启动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联合区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组成专项工作组,赴企业调研定制维权方案,对接同安区市场监管局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与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核查、鉴定并固定证据。后续同安区市场监管局将依法查处、溯源,斩断侵权链条,为“翔安百业”品牌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始终坚守“监管为民”的核心理念,秉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工作作风,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充分彰显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