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闻网

当前位置: 厦门新闻网 > 数读 > 文章页

高校校训背后的故事 你听过几个?

时间:2025-03-20 06:58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2 次
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时任校长蒋树声集全校师生智慧,推出新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

  这高考刚结束,考生马上就要面对报志愿的事儿了,这报志愿选学校可不是一件简单事儿,着实需要好好地对大学了解一番,这不,今天小编就来跟大伙儿818这大学校训的那点事儿,看看这些校训都是怎么来的。

  1、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

  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2、北京大学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北大的校训目前在不同场合,大致出现过三种提法:“科学,民主,爱国,进步”,这在校方主持的报刊或会议上,较容易出现;“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这曾在校园中心位置的标语牌上多次出现;“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这是许多北大人在报刊上或言谈中经常提及的。连同北大原副校长王义遒教授的提议“为国求学,努力自爱”,主要便有了四种提法。

  由于一直没有达到共识,至今并未形成明确的校训。

  3、复旦大学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复旦校训是1915年校庆十周年时确立的,选自孔子《论语·子张篇》,与“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立校精神相呼应。意思是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详细地寻求,联系当前实际地思考。告诉同学们,不仅要做一个甘于寂寞的学问家,更要成为一个敢于怀疑的思想者,这也正切合了“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复旦精神。

  4、浙江大学

  “求是 创新”

  浙大校训是在抗战时期西迁过程中逐渐确立的,校长竺可桢率领全校师生在西迁途中坚持办学,提出“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并请国学大师马一浮撰写校歌,阐述校训精义:不只是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而是涉及理想、责任、立身处世的要义,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

  5、上海交通大学

  “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

  上海交大在经由一番充分发动群众的过程后,于90年代初提出了“饮水思源”为校训,不久又拓展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长期以来,“饮水思源”碑已成为交通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物。

  6、中国科技大学

  “勤奋学习 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是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经党中央批准创办时,由郭沫若校长提出的,很有当时的时代气息。红一定还要专,仅仅是思想好,没有专业的技能,这样的红也算不得红;同时专一定要红,仅仅是专业水平高,缺少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也是不行的。

  7、南京大学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南京大学的校训历经多个时期才最终确定,两江师范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南高师时期继承其办学思想,明确校训为“诚”,中央大学时期,校长罗家伦把“诚朴雄伟”四字作为中央大学的校训。

  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时任校长蒋树声集全校师生智慧,推出新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诚朴雄伟”继承了中央大学时期的校训,而“励学敦行”则是从中国前贤名句中选取,也是南京大学固有的精神特质。

  8、西安交通大学

  “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西安交大16字校训最早源自1909年唐文治校长颁布的“勤俭敬信”4字校训,1937年正式颁行并记载于当年6月编印的《交通大学一览》,其后历经沉浮,2005年被恢复启用。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这16字校训源自传统经典《论语》等,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的精义,蕴涵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品格和道德情操多个方面。

  9、哈尔滨工业大学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哈工大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20世纪50年代由时任校长的李昌等领导同志归纳概括而成,体现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思想。哈工大教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至今还流传着“铁将军”、“四大名捕”和“八百壮士”的故事。

  10、中国人民大学

  “实事求是”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于1992年校庆55周年时被正式确定,“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

  11、武汉大学

  “自强 弘毅 求实 拓新”

  武汉大学历经3个不同时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校训,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朴诚勇”、国立武汉大学的“明诚弘毅”,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12、中山大学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中山大学校训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在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提写的。校训词为“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笃行”。 十字训词原文出自儒家经书《礼 中庸》。

  《中庸》第二十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

  13、南开大学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南开大学初创时,被张伯苓称作“校父”的严修即提出了“尚公”“尚能”的主张,并在办学过程中一直践行“公能”二义。后来张伯苓化《诗经·鲁颂》中“允文允武”为“允公允能”,自《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炼出“日新月异”,组合而成南开校训。

  1934年,当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学校创办30周年校庆纪念会上,宣布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作为南开校训。

  14、厦门大学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厦大校训,是厦大人90多年来的精神指针和行为准则。陈嘉庚当年创校时提出了“自强不息、教育救国”的理念。厦大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将校训定为“止于至善”。后来,厦大人将二者合在一起,定为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15、吉林大学校训

  “励志图强 求实创新”

  吉林大学校训诞生于1996年50周年校庆之际,2000年六校合并后,学校提出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开放兼容的认同精神、明德隆法的治校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吉大精神”,成为校训精神的时代诠释,体现了吉林大学血脉传承的历史。

  校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品格和精神气质,承载一所大学的历史底蕴与价值追求。看完上面这些校训,准大学生们有木有心动的大学了呢?要是有喜欢的大学,报志愿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定要做出最好的选择哟!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3-31 23:03 最后登录:2025-03-31 23:03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