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北两岸金融中心。(黄嵘 航拍器摄)
中国日报福州12月15日电(记者 胡美东) 厦门充分发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不负使命、勇立潮头,从昔日海防前线小岛变成一座经济蓬勃发展、对外交流密切、人民安居乐业的“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40年来,厦门经济总量从个亿级向千亿级跨越,从2006年跨上1000亿元,用14年时间跨越五个千亿台阶至2020年6384.02亿元。
跨境电商之跨境电商产业园。(供图)
城市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40年前,厦门经济特区面积2.5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6.40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1.83亿元,城市人口不到33万人。40年来,厦门经济、面积、人口等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厦门经济发展从高速度到高质量,GDP年均增长15.0%,常住人均GDP达12.40万元;财政总收入从1.83亿元上升至1351.29亿元,年均增长18.1%,占GDP比重21.2%。
强力巨彩LED光电产业园SMT生产车间。(张奇辉 摄)
二是空间格局不断拓展。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1700.61平方公里,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一体化同城化辐射带动进一步增强。
三是人口发展不断提升。2020年常住人口518万人,平均年龄36.8岁、为全省最年轻,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9.4%。四是对全省发展贡献突出。厦门以占全省1.4%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省14.5%的GDP、26.2%的财政收入和近50%的外贸进出口,充分诠释着特区发展的“厦门速度”。
翔安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朱毅力 摄)
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40年前,厦门的工农业总产值才11亿元,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生产技术水平低下。40年来,厦门产业结构、能级、主体及新经济等方面都获得快速发展。
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改革开放初期26.5∶51.6∶21.9调整为2020年0.4∶39.5∶60.1,形成了以“三产为主导,二产为支撑”的格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三安光电研发场景。(厦门市科技局供图)
二是产业能级不断高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80年2.05亿元增加到2020年28.89亿元;工业“压舱石”支撑稳固,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990年76.55亿元增加到2020年6861.21亿元,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3%。
三是产业主体不断壮大。2020年末,全市法人单位20.63万个,“四上”企业9637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282家,上市企业58家,世界500强3家,中国500强5家。四是新兴经济不断涌现。规上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的39.8%、33.9%,限上网络零售483.32亿元。
厦门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供图)
改革创新释放活力
40年前,厦门企业发展困难,国有企业问题较多,企业审批低效繁琐,经济特区建设无经验可循。40年来,厦门在重点领域、自贸区及创新要素等方面改革都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率先探索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深化金融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多规合一”改革,率先全国试点“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等。
市民正在使用“e政务”自助机。(厦门市公安局提供)
二是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先行。自成立以来,自贸区累计推出448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00项,30项获全国推广,5项入选“最佳实践案例”。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模仿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成为了中国重大改革先行政策密度最高、力度最大、措施最集中、效果最突出的系统集成地之一,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创新发展面临全新机遇。
对外开放优势凸显
40年前,厦门运输能力不足、进出口业务少、外资吸引弱。40年来,厦门在经济外向度、港口城市、“桥梁”“支点”等方面都实现全面拓展。
一是经济外向度大幅提升。经济外向度达108%,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1.41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6915.77亿元,年均增长18.0%,占全省比重49.3%;实际使用外资从1983年0.08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166.05亿元,年均增长16.9%,占全省比重47.7%。“厦门制造”已销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6位。
厦门港物流。(王协云 摄)
二是国际化港口城市加快建设。厦门港生产性泊位从1980年22个增加到2020年176个(含漳州),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140.53万标箱,居全国第7位、世界第14位。厦门空港现开通运营城市航线175条,含国际(地区)航线36条,与17个国际及境外城市(含香港、澳门、台北、高雄)通航。
三是“桥梁”“支点”作用充分发挥。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2020年对台进出口贸易总值达402.36亿元;厦金“小三通”航线来往旅客占两岸海上直航近九成。持续巩固“一带一路”陆海枢纽,中欧班列(厦门)累计发运910列,累计货值191.72亿元。
美丽厦门生态文明
40年前,厦门是个滩地裸露的海滩,岛上居民通过挖沙取土、开山取石、围海造田来谋发展。40年来,厦门在绿色低碳、生态建设、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具有根本性进展。
五缘湾湿地公园。(黄嵘 航拍器摄)
一是绿色低碳全面推进。全市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0.648吨标准煤下降到2020年0.240吨标准煤,万元GDP耗电、耗水也大幅下降,能源资源利用率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末,全市公园15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5.5%。
二是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空气质量全国第4;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和饮用水源地等水质实现“6个100%”达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率全省第一,生态文明指数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
三是精神文明底色彰显。全民参与突出共建共享,全市志愿者74.8万名、团队4600余家、驿站100余个;常态开展垃圾分类、洁净家园、志愿服务、礼让斑马线、无偿献血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十大低碳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及“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等荣誉。
白鹭洲。(王火炎 摄)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40年前,厦门基础设施落后,百姓住房简陋、出行不便,生活条件较差。40年来,厦门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成绩斐然,成为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之一。
一是人民获得感日益增进。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0年451元增加到2020年6.13万元,年均增长13.4%,恩格尔系数比1980年下降31.3个百分点,社保、医保、养老以及保障性住房等都大幅提高。
二是社会民生事业提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40年年均增速21.1%,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拥有各级学校从1980年的738所到2020年的1484所,厦门特色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向全国推广。
鹭江两岸。(王火炎 摄)
三是文体娱乐丰富多彩。文化事业繁荣兴旺,鼓浪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体育事业成绩喜人,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先后荣获“中国旅游最具影响力城市”“全球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国内十佳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