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闻网

当前位置: 厦门新闻网 > 军事 > 文章页

智慧养老产品加速走进厦门老百姓生活

时间:2025-04-24 10:40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4 次
神奇科技加持养老是件幸福的事 智慧养老产品加速走进厦门老百姓生活 东南网4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作为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当代社会服务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银

神奇科技加持养老是件幸福的事 

智慧养老产品加速走进厦门老百姓生活 

东南网4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作为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当代社会服务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银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将进一步增加。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养老产业正向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智慧养老产业不仅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途径,更成为银发经济的“黄金”赛道,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助起床垫、自动洗澡机、可穿戴康复辅助装备、自动爬楼机、智能提醒药盒、智能床垫,还有能通过语音实现文娱、社交、运动、餐饮等八个核心场景下交互操作的小泰智能音箱……导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作为全国首批26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城市之一,厦门的众多养老机构和科技企业正积极布局智慧养老,相关产品正加速走进厦门老百姓的生活,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大大提升了养老服务的可及性,“科技助老”的春风催生新的发展活力。

老人成功实现“靠脸吃饭”场景: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丰富、前景广阔

银发经济涵盖老年群体的吃穿住行用等多个方面,而眼下,科技的应用正逐步覆盖养老服务的全场景,形成“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智慧养老网络。“园区老人每日使用小泰智能音箱,通过语音实现文娱、社交、运动、餐饮等八个核心场景下的交互操作,此外还有智能药盒、拉绳报警、居民卡、智能床垫等智能设备提供安全保障。”泰康之家·鹭园是泰康保险集团旗下在厦门市首个高品质医养社区,走进鹭园,这里为智慧养老的具体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实践,工作人员向导报记者还原了“居民的一天”——“居民卡可以定位报警、充值消费、门禁通行、房门解锁等,让长辈可以享受便捷的社区生活;我们还有一个智慧餐饮系统,餐盘底下有芯片,可以自助快捷结算,避免长辈排队。”

中午11点,思明开元街道社区食堂开饭了,今年70岁的黄奶奶和附近的老人朋友一样,纷纷前来就餐。点完当天的午餐菜品后,黄奶奶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完成身份认证与支付,并自动抵扣了厦门市对年满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助餐服务站点用餐时每人每次3元的用餐补助,成功实现“靠脸吃饭”。“王叔叔,您在家还好吗?”一大早,“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工作人员梁清清给82岁的居民王叔叔打电话确认。系统预警信息显示,王叔叔在4个小时内没有活动轨迹。

原来,王叔叔感冒了,一直在房间里睡觉。梁清清详细询问王叔叔的症状以及是否需要上门送药,并叮嘱他好好休息,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这是厦门市民政部门为独居老人安装的“邻安康”三件套服务场景之一。成年人巴掌大的3个智能设备分别安装在床头、客厅和厕所顶部,通过“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这座“桥梁”,将线下照护和养老需求与线上精准对接紧密连接在一起。据介绍,“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24小时有人值守,当守护对象发生心率异常、意外跌倒等突发状况时,装在家里的智能感应设备只需5秒到10秒就能触发警报。值守中心则会立即自动通过优先级别排序,分派任务,多渠道通知家属、助老员、网格员等,必要时同步呼叫120急救车,15分钟内抵达救援,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安全守护。

在智慧康养时代,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正在逐步与数字化、智能化健康养老深度融合,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设备,而是融入了长寿时代每个人的生活。

1  2  3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24 15:04 最后登录:2025-04-24 15: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