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说帮忙捐个款,就能获得一百多万,我差点成为骗子的‘帮凶’!”谈起年初的遭遇,福建厦门的阮先生仍心有余悸。2月16日,阮先生按短信“客服”要求操作收到10万元。对方要求取出现金进行“捐款”,便可申请147万元的扶贫款。在阮先生正要前往银行取钱时,厦门市公安局湖里分局金山派出所民警火速拦截,将他带进“蓝金灵反诈提醒屋”,并在现场播放了一条以“捐款”为名帮诈骗团伙“洗钱”的真实案例视频。阮先生恍然大悟,协助警方紧急冻结涉诈资金。 这间反诈提醒屋融合了“劝阻、唤醒、宣教”三大功能,自年初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拦截46名有被骗风险的群众免于被骗,成为辖区内口口相传的“安全屋”。从快速拦截的雷霆出击,到合力联动的社区防控,再到精准落地的预警提醒,厦门市公安局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追赃挽损问题,建立完善全流程响应机制,畅通申诉渠道,提高办结效率,进一步提升了精准宣防、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的质效,最大限度地挽回群众经济损失。 民警走进社区开展反诈宣传。 一连串挽损结果增强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2024年,厦门公安全面升级警银联动、资金快查、原路返还24小时运作机制,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连续4年下降,已累计止付冻结涉诈资金2.26亿元、返还1.12亿元;发起9次系列行动,全链条严厉打击破案、全方位追赃挽损,实现电诈总抓获数、涉诈重点人劝返率全省第一,电诈全口径刑事警情数同比降低11.11%。 “快”字当头:与骗子赛跑的“厦门速度” 2024年9月,米女士在高速上接到“航班理赔”诈骗电话。厦门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通过智能监测发现异常,连续拨打13通电话,穿透骗子通话封锁,最终引导她在服务区停车报警。3分钟内,20万元被骗资金被冻结,同时另一受害人14万元损失也一并拦截。 这样的“闪电战”并非偶然——厦门市公安局在精准反诈基础上,推动全市公安机关实行处警时一次性完成涉诈全要素信息收集,同步协调驻点银行开展补充支付,将止付响应时间从“按小时计”压缩至“按分钟计”。针对紧急止付后未及时办理冻结手续的情况,市打击治理中心实施7X24小时紧急止付、基层上报“双保险”,专人每周对全市涉案一级账户进行滚动核验,不断提高涉案账户冻结率。 厦门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案情研判。 在商圈密集的主城区,思明分局积极落实全市线下取现交付打击治理专题会议要求,从宣防关键点、行业发力点、打击突破点、预警切入点着手破题,有效封堵了辖区内电诈线下交付通道。今年以来,共拦截线下大额取现6起,共计黄金642克、现金271.9万元,拦截成效位居全市首位。 在小区密布的生活区,海沧分局积极探索反诈中心与指挥情报中心、基层管控中心合署办公,通过力量融合、机制融合、业务融合,提升反诈工作的整体作战能力,特别是快速响应、闭环处置能力。近期,分局成功处置3起线下取现电诈案件,为群众直接避免经济损失713.6万元。 “合”力织网:快递小哥、网约司机化身“反诈哨兵” 今年2月,中国建设银行瑞景支行柜员小李在办理辖区陈老伯的业务时,发现老伯神色慌张,且转账金额数目较大。她巧妙拖延时间,暗中通知思明分局莲前派出所民警,最终拦截53万元涉诈资金。 这样的“警银联动”已成常态。早在2015年,厦门警方率先把全社会反诈力量拧成一股绳,整合了公安、银行、通讯、互联网企业等多部门多系统力量,打破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 厦门警方成立美团反诈志愿队。 工、农、中、建、邮储五家银行率先与厦门警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派驻工作人员到公安局合署办公并协助完成及时止付动作。随着反诈“厦门经验”不断升级,资金止付机制也迎来3.0版本。在进一步与银行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反诈中心引入第三方平台止付,线上线下为受骗群众挽损。 民警走进辖区企业开展反诈宣传。 2024年,市打击治理中心持续扩充中心驻点银行的数量,合署办公银行由5家扩充至16家。一旦接到警情,市打击治理中心立即与对应驻点银行协同开展止付。不仅如此,市打击治理中心还在常规查询手段之外,建立超常规溯源查询机制。警方在确认报警人身份并取得其同意后,能够全方位追踪报警人的资金流向,确保不错失拦截诈骗资金的黄金时间,显著提升了资金止付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全市16家银行入驻反诈中心合署办公,四大通信运营商加入厦门反诈生态联盟,组建全省首支规模达1078人的厦门反诈志愿者队伍……随之带来的是越来越大的反诈“朋友圈”,越来越多的行业化身“反诈哨兵”—— 今年2月,“快递小哥”柯某敏锐发现运送物品的重量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联想到民警宣传的寄送现金诈骗手法,第一时间报警,协助警方成功拦截4.9万涉诈资金; 同一天,“网约车”司机接到李女士转运到外地5万元的60克黄金,瞬间想起厦门警方反诈宣传的“线下实物交易”套路,当机立断、现场报警,协助警方成功拦截一场“高收益”骗局的发生。 “准”击痛点:解锁城中村的“反诈密码” 在海沧区青礁村,随处可见反诈“荧光贴”,反诈培训也是村里企业员工每个月的必修课。这个外来人口密集的城中村,创造了505天电诈“零发案”的纪录。 民警走进辖区工厂车间开展反诈宣传。 说起海沧青礁村的“反诈密码”,海沧区分局海沧派出所社区民警方志红最有发言权。打开方志红的“微信群”“朋友圈”,满屏都是反诈视频和信息。创新“涟漪法”反诈宣传让他成为群众眼里的“反诈达人”。为了更精准地开展反诈宣传,他为辖区群众做了“人群画像”,根据群众上班时间、从事行业等特点,“量身定制”了不同的反诈方案,见缝插针地进行反诈宣传,将反诈宣传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除此之外,海沧派出所还设置每日反诈工作专班,由“1名社区民警+1名社区辅警”担任专职“劝阻员”“1名办案民警+1名办案辅警”担任专职“止付员”“社区+办案”双轨运行制度,确保24小时不间断常态化长效运作,实现快响应、快联动、快劝阻。 近年来,厦门市公安局依托市联席会议,推动行业同频共振,对不同行业的服务对象开展分类宣防,宣传更精准、更有效:联动医保局签订《防骗宣传紧急联动备忘录》,充分发挥医保局用户数据和全市2000家医药机构阵地宣传优势;联合市教育局制定出台《全市校园防骗宣传工作方案》,推动各区教育局、各区联席办校园防骗“七个一”举措,构建“无诈校园”“无诈社区”;与本地12家头部招聘企业合作,运用企业运营网络对求职兼职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组织开展线上兼职刷单针对性宣传23场次,覆盖全市132万灵活就业人员。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