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闻网

当前位置: 厦门新闻网 > 军事 > 文章页

打造城市会客厅 发力研学旅行

时间:2025-03-27 19:45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2 次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十三五”时期,我市在文化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十四五”时期,我市还将继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好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相关工作,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建设书香厦门。两会期间,不少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就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十三五”时期,我市在文化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十四五”时期,我市还将继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好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相关工作,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建设书香厦门。两会期间,不少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就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升级提出建议。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 

  整合提升鼓浪屿博物馆资源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文化提升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市政协委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夏炜表示,目前我市正在重点建设国际旅游会展中心,大力拓展全域旅游内涵,鼓浪屿正在实施“全岛博物馆计划”,岛上也陆续建立了多座行业博物馆、纪念馆、文物馆、艺术馆等。相关部门应对众多博物馆进行资源整合提升,推动鼓浪屿文旅融合朝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夏炜建议,可以充分利用3D全息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等最新技术手段进行虚拟空间造境,打造深度文化体验空间,推出探索性游历的博物馆参观体验活动。此外,针对文化旅游向“IP内容创新”和“场景消费”运营转变这一特点,鼓浪屿更应通过策划情景剧场、高科技光影秀等形式来提升热度,带动人流和消费。“将鼓浪屿博物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夏炜说。

  挖掘中山路片区历史文化内涵 

  中山路片区是厦门城市百年发展进程中的中心区域,浓缩了近现代厦门城市演进历程。市政协委员、民进厦门市委副主委、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赖妙宽建议,厦门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际,应深入挖掘片区历史文化内涵,活化利用一批历史街巷、风貌建筑、文化遗址,重塑厦门传统核心街区风貌,提升街区内涵,把中山路打造成厦门城市的“会客厅”。

  她认为,应强化整治工作,重点拆除严重影响街巷面貌的违建、临建和部分无特色建筑,加强对原有历史建筑美感和细节的把握,实现建筑形态和内在文化元素的融合,重塑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同时,聚焦历史风貌保存较好,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活化利用价值的老建筑,给予政策优惠与资金倾斜,按照“一栋一案”模式打造城市新标杆文化样板作品。

  建立研学基地,传承非遗文化 

  市人大代表、厦门惠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亚华长期关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她建议,应建立富有特色和品质的非遗研学基地,这不仅能增强市民游客对非遗文化的参与性、认同度和获得感,还有助于打造非遗文化的产业品牌,增强我市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并对深化两岸文化传承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李亚华提到,一方面,非遗研学基地应注重沉浸式体验,例如设立戏曲馆,配套茶馆,让市民游客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歌仔戏、高甲戏等传统戏曲表演;建立石雕、影雕传统手工艺体验馆,让市民游客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手工艺制作。另一方面,非遗研学基地应与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这样不仅能培养非遗文化技艺传承人,还能使非遗文化转化为产业链,促进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升级 

  发挥资源优势 

  推动两岸研学旅行产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台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吴慧颖聚焦研学旅行产业,她提到,近年来我国研学旅行方兴未艾,我市在两岸青少年研学交流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然而目前我市的研学旅行产业仍处于成长期,规模、质量、行业标准等方面均有待提高。

  吴慧颖建议,可以在集美区出台的《集美区关于鼓励台湾青少年研学旅行奖励办法》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将奖励措施扩展到全市。同时,扩大合作,整合资源,吸引更多两岸民间资本投入研学旅行产业,充分发挥民间社团、机构、院团、学校等的作用,建设更多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加强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开发和方案规划,突出闽南文化特色,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同时积极开拓网络研学课程,促进两岸民众心灵契合。

  设立主题区域 

  促进影视文创产业创新升级 

  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为,金鸡奖的长期落户,将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提质升级。可在我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影视主题区域——“一园一厅一中心”,促进影视文创产业的人才聚集和创新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园”指的是聚集型产业园区,集结各个环节的影视产业公司落地。“一厅”则是影视文化艺术会客厅,可开设首映礼剧场,举办明星见面会,举办相关电影道具艺术展、跨界艺术展等,日常可进行创作交流培训计划,培养本土编剧创作、后期制作等人才。“一中心”是影视交易与活动中心,可举办“厦门国际电影周”,带动全民参与,使影视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同时也作为影视剧本和创意创作的交流交易中心,举办影视版权交易会、影视高峰论坛等,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加大扶持力度 

  帮助本土设计师走得更稳更远 

  目前我市聚集了一批年轻时尚设计师,他们不仅成为厦门时尚产业中的先锋力量,更在国内时尚圈占据一席之地。市政协委员、厦门凤飞服饰设计有限公司品牌创始人、设计总监曾凤飞建议,应加大对本土时尚设计师及品牌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曾凤飞认为,厦门国际时尚周应在现有基础上,推荐更多本土时尚设计师及品牌,围绕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文化科技融合、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同步举办线上线下的系列活动,为本土时尚设计师及品牌创造优质的发展环境,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此外,还可以产业龙头品牌为引领,建立一个时尚产业集群空间,既作为文化地标,全方位展现我市未来时尚新风貌,还可进一步推动资源对接,促进跨界融合,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推动我市时尚产业做大做强做精。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3 07:04 最后登录:2025-04-03 07: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