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夏收过两成半 进展顺利 今天(6月2日),我国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进度已经超过两成半,日机收面积达1500多万亩。今年各地夏粮生产的一大亮点是,推进绿色发展,力促稳产提质。 今天的小麦机收进度显示,目前,四川麦收基本结束,湖北麦收扫尾,安徽麦收过四成,河南过三成半,江苏过一成半,陕西近一成,山东今天大面积开镰。 山东临沂郯城种粮大户李友亮的210亩小麦今年被纳入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虽然经历了晚播、后期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但仍实现高产。 而在山东全省,今年创建了44个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预计6003万亩小麦总产比上年持平略增。今年,中央财政专项安排8亿元资金,支持开展小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河南周口1100万亩小麦今天进入集中收获期。产粮大县扶沟今年投入各级资金5.7亿元,加大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力度。种粮大户代建立的1500亩小麦就在项目区内,节水灌溉设施帮他浇地少用了一半水,而产量并不低。 而在全国,今年新建的高标准农田里将统筹发展15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 同时,今年“三夏”,国家还全面实施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秸秆综合利用行动。 眼下,江苏东海近140万亩小麦正在收获。过去,麦收之后秸秆处理是一大难题,今年,当地每亩补贴25元推广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农民刘江的15亩小麦收割后,搂草机、打捆机便拉开架势,散落的秸秆很快就被打包成捆直接拉走。 目前,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8071万亩,进度比去年快约5.6个百分点。 2.上海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加快经济社会有序恢复 在静态管理两个月后,大上海保卫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目前,上海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回归正常轨道。 昨天(6月1日),上海本土确诊病例出院12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791例。 随着生活秩序的恢复,上海目前已经有267座城市公园恢复开放,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二。重新开放的公园继续落实错峰、限流等措施。 为加快复工复产,上海多部门推出系列举措。上海经信委修订形成第三版《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指导工业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截至6月1日,上海94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7472家,复工率78.9%。 上海文旅局等相关部门推出“关于促进上海旅游行业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采取减免相关企业房租、提供稳岗补贴等举措缓解旅游企业燃眉之急。 一批新的投资项目落户上海。宝山区近日共有40个项目签约落地,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科创产业,总投资超过215亿元;闵行区引进49个项目,总投资额206.5亿元,其中投资额超过10亿的项目有5个。 3.各地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防疫不放松、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各地积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 安徽省出台《关于金融助企纾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2022年全省全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3000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个百分点等政策,支持受困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日前,黑龙江省与我国多家生物经济重点企业就精准医疗、生物农业等签署了一批战略和项目合作协议。 各地文旅场所落实落细疫情防控举措,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假期。5月31日起,河南已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业务。5月27日至6月2日,河南郑州已累计发放超2亿元消费券来助力经济复苏。 从6月1日起至6月30日,吉林长白山(603099)景区及周边多个旅游景点对所有游客实施免门票优惠。 4.铁路端午假期运输今日启动 铁路端午小长假运输今天(6月2日)正式启动,从6月2日开始至6月5日结束,预计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540万人,比“五一”假期日均增加200万人以上。从12306售票系统大数据分析看,客流呈现回暖趋势,部分低风险地区短途客流集中出行。铁路部门将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动态灵活安排运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此外,铁路部门还将落实保通保畅措施,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用好大秦、唐包、瓦日、浩吉等主要货运通道和繁忙干线,提升电煤运输能力,全力保障防疫、涉农、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需求,为复工复产、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输服务保障。 5.上合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在深圳举办 上海合作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今天(6月2日)在广东深圳前海开幕。本次论坛致力于打造青年科技创新交流平台,论坛主题是“青春筑梦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上合国家有关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商校代表、科研工作者、创新型企业代表等相关人员与会。 6.5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升至49.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6月2日)公布,5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9.3%,较上月回升5.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不断提升,在超大市场规模和行业强劲韧性支撑下,5月份物流运行出现较大幅度回升。 7.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 全国总工会今天(6月2日)发布,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2018年以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表彰中产业工人比例超过40%。 8.《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以制造业企业、制造业和信息化相融合的中小企业为主,建立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成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并分层明确培育措施和标准。 9.国家电网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今天(6月2日)从国家电网了解到,今年国家电网将投资超5000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将新建金沙江上游水电站送湖北等7条特高压输电大通道以及黑龙江尚志等4座抽水蓄能电站。 10.2021年我国全年审评通过47个创新药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审评通过47个创新药。整体按时限审结率提升至98.93%,一批新冠病毒疫苗、治疗药物和创新药品、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儿童用药上市。 11.中老铁路开通半年进出口货物超60万吨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半年以来,昆明海关累计监管验放进出口总货运量达60.4万吨、货值达64.7亿元,运载货物涵盖农食产品、日用百货、矿产品等2000余种。中老铁路运输网已辐射至老挝、泰国、新加坡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