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闻网

当前位置: 厦门新闻网 > 航空 > 文章页

新闻观察:针对睡眠障碍 学会“对症下药”

时间:2025-03-27 07:15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0 次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都难以达到“最佳睡眠时间”,特别是学业繁重的中小学生。近日,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孩子们的睡眠时间去哪儿了?怎么才能让孩子睡个好觉?近日,新华社记者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了“中小学生睡眠时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19%的受访小学生家长反映,孩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都难以达到“最佳睡眠时间”,特别是学业繁重的中小学生。近日,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孩子们的睡眠时间去哪儿了?怎么才能让孩子睡个好觉?

近日,新华社记者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了“中小学生睡眠时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19%的受访小学生家长反映,孩子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72.34%的受访初中生家长称,孩子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62.5%的受访高中生家长表示,孩子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

家长 孙女士:睡10个小时?他睡不到那么多。

家长 赖先生:现在作业那么多,他们哪有10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他们基本上要写到晚上10点、11点。

医生表示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中小学生记忆力、注意力、反应和思考能力等认知功能受影响,学习效率降低,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增大。

那么为何部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长难以保证呢?新华社发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9.37%的受访家长认为,作业多是孩子睡眠时长不够的主要原因,还有24.89%的受访学生家长表示,课外培训作业多是孩子睡眠不足的原因之一。此外,40.25%的受访家长反映,沉迷手机导致孩子睡眠不足。

近年来,教育部从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防止学业过重、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等多方施策,推动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像是福建,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地都有学校尝试推出作业“熔断”机制,提出小学生若晚上9:30仍未完成家庭作业,停止写作业,以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当前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学校通过购置“可躺式”课桌椅等方式,保障中小学生享受“舒心午睡”,以完成对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的有效补充。目前深圳市已有200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午休“躺睡”,覆盖学生近30万人。福建、浙江、江西和贵州等多地中小学也有类似举措。

还有不少受访家长提出,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和作业质量,尽量少布置简单重复的作业。有专家建议,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要按时关闭电子设备、调暗灯光,避免睡前过度兴奋,以身作则少熬夜。

【新闻观察:别让孩子的青春困在“缺觉”的夜里】

又到了一年一度关注睡眠的时候,刚刚的新闻我们看到,影响学生群体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的因素并不是主观能动性造成的,面对孩子们逐渐被挤压的睡眠时间,家长也是束手无策,关于这一点,怎么看?

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设定的睡眠指标分别是每天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但是现在学生们的睡眠依旧达不到这个指标。造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的原因复杂多样,比如课内外学习任务重,电子产品的不良使用习惯,上学时间和生物钟不匹配等等。所以要想解决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我觉得首先学校和家长要达成一个共识,就是牺牲睡眠时间换取高分,这是不可取也是不正确的途径。学校和家长应该去引导孩子如何把握好课上的时间,提高在学校的学习效率,而不是回到家里磨苦功。老师也要多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还有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是不是还可以针对学生睡眠质量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纳入一些评价考核体系,真正对学生们的睡眠重视起来。最近,厦门一中的音乐广场的相关视频火爆网络,学生们都说这样的课间活动让他们很释放,虽然是一周一次,但是能让他们从一周的学习压力中缓解一下。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方向,就是利用课间的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们能释放自己,表达自己,劳逸结合。

关注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5)》显示65.91%的被调查者经历睡眠困扰

怎样才能睡个好觉?失眠了又该怎么办?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张女士今年52岁,一年多前开始,她就饱受失眠的困扰。前不久,她感觉失眠问题越来越严重,白天也没精打采的。

市民 张女士:我就感觉自己就是那种非常疲惫,打不起精神来,上班做事,一直打哈欠。人很懒一样的感觉,不爱做事情,不爱动。

医生与李阿姨对话:失眠?对。几年了?大概十几二十年。

73岁的李阿姨也有类似的遭遇。长期以来,她夜晚的连续睡眠时间,基本上都没超过3个小时。

市民 李阿姨:如果说今天很累的话,10点多躺下去,11点睡着,等下12点多,又醒来,像生物钟一样。

这些年,李阿姨觉得自己的记性越来越差,而且免疫力似乎也降低了不少,很容易生病。

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5)》,65.91%的被调查者曾经历不同程度的睡眠困扰。其中,35至44岁年龄段的被调查者睡眠困扰率最高,达到71.95%。所谓的睡眠困扰,包括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早醒、多梦等。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睡眠障碍专病门诊,我们看到了不少深受睡眠困扰前来就诊的市民。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睡眠障碍专病门诊主任医师 王显锏:现在的好多是说焦虑、抑郁导致了失眠,占到我们门诊量的应该有30到50%。

医生介绍近些年因为焦虑、抑郁等情绪引发的失眠问题的患者占比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失眠的同时,还会伴有头痛、胸闷、腹痛等躯体化表现,经常辗转各个科室,但症状没有得到缓解。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睡眠障碍专病门诊主任医师 葛华:比如说他的头痛,他会体验到真实的疼痛,他会觉得真正的心慌,会觉得真正的打嗝,他就认为他这些器官是有问题的。但事实上,是他跟我们神经心理是相关的。

医生说, 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相反,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还可能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睡眠障碍专病门诊主任医师 葛华:如果我们出现失眠了,也不要怕。其实失眠治疗的方式方法非常多,不要排斥,也不要有病耻感,及时到医院来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我们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还有一些行为的规范,可能就会好很多。

关注世界睡眠日:创新“健康茶桌仔”开展睡眠科普

针对“威胁公众健康”的睡眠障碍问题,我市医疗机构还有哪些服务举措呢?

今天上午,2025年世界睡眠日科普公益活动在鼓浪屿街道举行,厦门市仙岳医院联合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健康茶桌仔”的创新方式,面向居民开展义诊咨询及健康教育。

厦门市仙岳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 阙建宇:我们会针对(居民)存在的一些不良睡眠卫生习惯,我们给他进行调整,帮助他们更好摆脱睡眠问题的困扰。

现场还同步启动“精小卫点亮心灯”专项基金。该基金主要面向群众、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将资助基础教育、社会心理、患者救治、社区康复等精神卫生服务公益项目。

厦门市仙岳医院院长 陈进东:让老百姓认真对待睡眠,了解睡眠的特点,防止睡眠障碍的发生。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对我们预后会非常好的。

关注睡眠健康,我市已有不少医疗机构开设睡眠门诊。像近期开诊的市中医院中西医协同睡眠门诊,就集合了医院脑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针灸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采用耳部穴位贴敷、刮痧、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手段,帮助患者解决睡眠问题。

厦门市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 韦启志:我们作息要尽量规律,这是我们睡眠好的一个前提,咖啡对我们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是比较大的。另外一个误区就是很多患者睡觉前饮酒,但是我们医学上是不建议的,降低了我们的睡眠质量。

【新闻观察:针对睡眠障碍 学会“对症下药”】

确实睡眠问题如今成为了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每次数据一拿出来,都是很惊人的,但是好像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睡眠这件事情上,国人好像确实遇到了不小的困难,针对当下的这种睡眠困扰,你怎么看?

确实,睡眠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了,刚才新闻中已经展示了很多宏观上的数据,其实从我们周围的家人朋友来看,入睡难的现象几乎是比比皆是。但是我们又很难把他当做一件大事儿去看。比如我们不可能因为没睡好这个理由,去跟单位请假。但是你要知道长期没睡好,这对身体 精神层面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如果把睡眠问题当做病症来看的话,我们就需要对症下药。从影响睡眠的因素来看,生活工作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5》 就针对不同就业类型群体的睡眠状况做过调查研究,发现存在很大的差异。像是灵活就业者的睡眠质量最好,因为他们相对能自主调整工作与休息时间。传统正规就业者的睡眠质量自评最低,而新就业形态人员比如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主观睡眠质量最差。要想对症下药,每年这些调查数据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可以好好利用。未来,是不是可以用这样的数据去加强职业健康管理,针对不同就业类型群体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以提升整体睡眠健康水平。当然针对那些有睡眠拖延症的,刷手机刷到不舍得睡觉的,还有报复性熬夜的,这类人群可能就要多从自身找找原因,还自己一个好的睡眠习惯。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3-31 11:03 最后登录:2025-03-31 11:03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