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闻网

当前位置: 厦门新闻网 > 国际 > 文章页

新闻观察:文化消费年龄迁移 为青春回忆买单成时尚

时间:2025-04-20 09:3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7 次
演唱会现“爸妈热”:刀郎演唱会门票成子女尽孝硬通货在我们的印象中,追星、听演唱会,都是年轻人的主场。其实不然,现在,在不少演唱会现场,能频频看到“爸爸妈妈”们挥舞着荧光棒的身影,演唱会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前不久,在刀郎的上海演唱会上,不少人带着爸妈一起来追星。有歌迷笑称,演唱会门票已经成为子女尽孝的

演唱会现“爸妈热”:刀郎演唱会门票成子女尽孝硬通货

在我们的印象中,追星、听演唱会,都是年轻人的主场。其实不然,现在,在不少演唱会现场,能频频看到“爸爸妈妈”们挥舞着荧光棒的身影,演唱会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前不久,在刀郎的上海演唱会上,不少人带着爸妈一起来追星。有歌迷笑称,演唱会门票已经成为子女尽孝的硬通货。来看报道。

近日,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上海站火热开唱,一万一千多名观众为青春和情怀买单。当晚七点,演唱会现场几乎座无虚席。刀郎以代表作《情人》开场,全场瞬间沸腾。

歌迷们伴随有节奏感的鼓点,用力挥舞着荧光棒。当经久不衰的旋律响起,全场跟唱,现场仿佛成为一个大型KTV。据了解,刀郎的歌迷多为60后和70后,而他们的演唱会门票多为子女代抢。来自安徽宣城的徐女士就是专门帮自己的父亲抢票,一抢到票,就带着父亲一起来追星。

观众 徐女士:最后一次开票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帮我抢到了,周五抢到的。

徐女士的父亲 徐先生:听到她打电话说票抢到了我非常高兴,刀郎的歌对我们老年人口味,唱出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声。

不光是徐先生,很多歌迷都表示,自己的票是子女代抢的。有的歌迷甚至看一场还不过瘾,连续追了好多场,笑称刀郎的演唱会门票是子女敬孝的硬通货。

观众 赵先生:我抢到两场,我女儿帮我抢的,年轻的时候听《冲动的惩罚》、《2002年的第一场雪》都刀郎唱的,我们有时候在KTV也唱的。

观众 吴女士:不瞒你说,这都已经是我看的第九场了,是铁杆的刀迷。

观众 沈女士:他的每首歌我都喜欢听,因为他的歌有关怀、有深度。

不难发现,这股“刀郎热”里呈现出一种“新现象、新趋势”,那就是——中老年人也迷上演唱会了。事实上,这种情景不只发生在“刀郎演唱会”上,在“刘德华、谭咏麟、张学友”等老牌歌手举办的演唱会上,同样也出现了非常多的中老年观众。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刀郎巡回演唱会”的观演观众中,50岁及以上观演人群占比达到44.5%;而“周华健、刘德华”的巡回演唱会上,50岁及以上观演人群占比也分别达到20.3%和10.7%。由此可见,中老年观众已然成为演艺经济的“新动能、新增量”。

不同于以往看演唱会的基本都是一、二十岁的青少年,现如今,观众的年龄结构正逐步上移。数据显示,在大型演唱会中,“35岁+”的观演观众占比达到21.6%,同比增长2.1%。而在大型音乐节中,观演观众年龄分布较大型演唱会相对年轻,“35岁+”的观演观众占比为10.1%,但同比也增加了2.2%。

从中我们也能发现,这些大型演出正逐渐成为大众消费品。据统计,近年来国内大型演出票房持续增长,去年,大型演出在演出票房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五成。那么,当前的演出市场还有哪些趋势和特点呢?演艺经济在我们厦门又呈现出怎样的态势?我们接着来看。

《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大型营业性演出在演出票房中的占比从35.4%提升至51.1%。

大型演唱会强势引领演出市场增长

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260亿,同比增长78.1%;观众人数超过2900万人次,同比增长45.0%,成为演出市场票房成绩最为突出的品类。其中,单场票房3000万以上的演唱会场次占比显著提升,演出规模扩大、观演人数增加为重要原因。观演人数在4万人以上的演唱会占比达到7.9%,同比提升3.5%,说明头部演唱会规模较2023年增长,入场观众更多。此外,去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音乐节票房近24亿元,观演人次突破581万,场次为545场。

从地域来看,去年,大型演唱会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城市群。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江苏省、四川省、福建省、重庆市2024年全年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10亿。城市票房上,上海持续领跑全国。大型音乐节则呈现多点开花、在各区域持续扩散趋势。其中,沿海省份的大型音乐节消费持续领先。

报告还显示,2024年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比例为64.2%,成为主流消费形式。其中,二线城市演出中的跨省观演用户占比最高,达到44.2%。“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成为各地的流量密码,被称为“行走的GDP”。经专业机构测算,一场演唱会期间,每1元门票收入能直接拉动7-8元的餐饮、住宿、交通、文旅等消费。

“拉着拉杆箱来看演出”成厦门旅游新风尚

厦门方面,去年,我市开辟“演出+旅游”的文旅新赛道,来厦演出艺人的受欢迎度和排期密度,将厦门带入前所未有的演出活跃期。记者从市文旅局了解到,2024年,全市各类营业性演出超3.5万场次,票房收入达8.5亿元,带来综合经济效益近100亿元。其中,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超60场,平均每周有1.15场,观众规模超过90万,且外地观众占比高达87%。

今年以来,厦门已经开启“周周都有演唱会”的火热模式,目前全市审批通过的演唱会已排至9月,“拉着拉杆箱来看演出”成为厦门旅游新风尚,“曲终人不散”,让观看演出的人留下来,成为我市文旅经济新的发力方向。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 彭军:在办好电视剧飞天奖、金鸡电影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的基础上 推出了“追热剧游厦门”的热点旅游产品 我们出台了《厦门市繁荣演出市场实施办法》等政策 催发了演艺旅游的繁荣

新闻观察:文化消费年龄迁移 为青春回忆买单成时尚

接下来是新闻观察环节,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王锐。王锐,你好。从新闻中,我们看到中老年观众成为观看演唱会的新势力,对于这样的变化和趋势,你有怎样的解读?

当我们在演唱会的现场,看到越来越多中老年观众的时候,我想说,这本身是文化消费年龄迁移的一种必然现象。因为,今天,很多火爆演唱会的歌手其实正是这些中老年朋友的心头好、最爱的菜,网络搜索一下,比如张学友和刘德华都是1961年出生的,今年已经快64岁了;刀郎则出生在1971年,而前两天,一开票就秒光的周杰伦厦门演唱会,其实歌手周杰伦也已经46岁,步入中年了。所以,中老年观众的增多,我觉得首先是这些演唱会的歌手点燃了这些同龄观众的怀旧情怀,今天,当观众们重新唱起那些熟悉的老歌时,仿佛又回到了他们的青春岁月。当然,还有一个现实的条件,就是尽管不少演唱会的票价不菲,但是,相对于经济条件比较稳定的中老年朋友来说,为青春回忆买一回单,还是相当爽快的。

随着这两年各种演唱会、音乐节火爆,演唱会经济已经成为“行走的GDP”,再加上与文旅、交通、住宿、餐饮等的叠加融合,它的经济能量越来越庞大。那么,演唱会观众的结构性变化,意味着消费群体的基数仍在扩大,同时也会出现新的消费需求,我想对于参与演唱会经济的各方来说,应该捕捉到这样的变化,采取积极的举措,进一步壮大演唱会经济。首先,从演唱会的服务来说,应该更多考虑中老观众的需求,比如完善适老设施的配备,像是休息区、相关急救设备等等;还有在门票的环节,是否可以根据年龄进行梯度的设计,无论是票价还是购票方式可以更加友好;甚至也可以考虑推出亲子套票,让中老观众在回忆青春的时候,也能享受到愉悦的亲子时光。从这个思路延伸开来,我们的交通、餐饮、文旅其实都可以进行相应的适配,让观看演唱会真正成为观众们的舒心之旅,让演唱会经济为消费注入更多新活力。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21 15:04 最后登录:2025-04-21 15: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